國際海洋資訊網站logo圖
國際海洋資訊網站banner圖
 
2019東沙國際研討會側記:聚焦生態保育及建立國際交流平台

分類 | 專題報導

作者 | 黃釋緯(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關鍵字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洋委員會、生態保育

內文:

2019年東沙國際研討會議有來自美、加、英、印度、印尼、越南等多國學者齊聚一堂,見證臺灣對於海洋永續發展之重視,期許後續能建立國際海洋事務的參與及交流平台。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於2007年1月17日,是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也是第1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位於南海的東沙島與其環礁,曾歷經嚴重的海域生態浩劫,經過多年的復育,才再重現繽紛的生態景緻。2019年東沙國際研討會於6月13~14日在高雄舉辦2天研討會,第一天登東沙島參訪;第二天進行交流會議。會議除聚焦生態保育外,也探討海洋各類事務,藉此建立國際實質合作交流平台,進一步促進國際學術合作,拓展國際海洋事務之視野,並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以落實臺灣在國際海洋事務的重要角色。

實地參訪東沙島  見證清澈海洋世外桃源

「2019東沙國際研討會」的第一天行程於6月13日登東沙島參訪,由海洋委員會莊慶達副主委率隊,邀請友邦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及國內外學者專家和相關部會近70人參加。實地體驗東沙島生活及東沙島風土人情與生態之美。一行人先在「南海屏障」碑前合影留念,並至島上信仰中心「大王廟」祈福。其中,多位貴賓也在參訪東沙郵政代辦處時,書寫明信片寄回家鄉,彰顯我國「郵政之所至,主權之所及」的意涵。

接軌國際海洋事務 建立國際交流平台

「2019東沙國際研討會」的第二天行程於6月14日在高雄舉辦室內研討會,共有超過200人、十餘國學者專家齊聚一堂與會。海洋委員會李仲威主任委員致詞表示,東沙島經我國政府多年的復育,如今已成為擁有多元生態、特殊環礁地景、豐富天然資源和迷人海島風情的南海明珠。此次研討會促進臺灣專家學者國際參與的機會,加強國內海洋專業人員對海洋事務的深度和廣度,更使各界了解,臺灣在國際海洋事務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經由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攜手推動海洋治理工作,有助於促進海洋保護與永續利用,維護珍貴的海洋資源。

專題演講  聚焦南海生態環境保育

研討會上午場共有2場專題演講,特邀請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前大會主席暨印尼東南亞研究中心創辦人Hasjim Djalal博士就南海各國領海爭議與環境保育課題提出其見解,希望各國建立共同合作的機制。其次,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系Anne L Cohen教授,就南海的超級珊瑚礁群提出她長年的研究成果,介紹各種珊瑚物種及保育的課題。

分組討論  完整探討海洋各類事務

研討會下午場,就海洋各類事務分別由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相關課題及推動成效建議。會議共分六大主題,分別為海洋法政、海洋生態、海洋科研、海洋安全、海洋產業、海洋文化。

在海洋法政方面,探討印度洋與太平洋間亞洲各國領海爭端及如何建立海洋秩序與國際合作,同時探討歐洲在東亞海洋秩序的角色與貢獻,最後是以國際組織的觀點,探討有關於如何在爭議海域上進行國際科研。在海洋生態方面,主要介紹學者過去對於東沙海域之研究,James Davis Reimer教授介紹其本身對於東沙環礁周邊物群的多樣性及其共生關係之研究,其次鄭明修博士分享其長期在東沙環礁生態資源之研究,這二場皆引起與會者熱烈的共鳴與討論。

在海洋科研方面,主要介紹氣候與波浪對於生態研究之影響,陳宇能教授講述梅雨季節低層噴流對臺灣大雨之影響;陳冠宇教授則介紹東沙環礁附近的非線性內波的模擬結果與觀察,有助於東沙群島研究之提升。在海洋安全方面,集中在海洋治理的區域合作,也說明我國海域執法法制化及〈海岸巡防法〉的重點及未來推動重心。

在海洋產業方面,聚焦於海洋旅遊之永續發展,Elaine Q. Borazon教授以菲律賓為例,說明海洋旅遊的競爭性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蔡瓊姿教授另就國際帆船航行活動的趨勢,探討我國如何推動海洋旅遊,加速我國帆船運動的推廣。在海洋文化方面,T. Michael Perrrin博士就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討論南海諸國與中國的貿易體系關係,從歷史沿革發展探討到後期歐洲殖民主義對整個南海海景之影響;臧振華博士則介紹東沙環礁的人文資產的發現與展望,聚焦在沉船相關研究與調查結果,以及未來在東沙島開放生態觀光後與文史資源之關係。

李仲威主委在閉幕時表示,在一天緊湊的會議中,透過17篇論文的報告,讓大家獲益良多,收獲滿滿,特別謝謝大家的參與。李主委並綜整會議重點如下,作為後續海洋事務推動參考。

一、在海洋法政面向:掌握國際脈動,建立完善的法制架構,接軌世界海洋趨勢,擘劃海洋政策綱領。

二、在海洋生態面向:維護多元生態環境,促進資源永續利用,提升跨境的合作互利,強化海洋環境保護。

三、在海洋科研面向:強化整合基礎資料,孕育科學發展動能,推動海洋人才培育,厚植學術研究能量。

四、在海洋安全面向:建構區域安全思維,落實海域執法作法,保護海域主權漁權,促進區域安全合作。

五、在海洋產業面向:盤點海洋產業現況、確立產業發展目標,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促進藍色產業升級。

六、在海洋文化面向:推廣海洋多元文化,強化文資調查工作、形塑全民親海的風氣、培養國家海洋思維。

(圖文完整版請至首頁下載全文PDF)

將此頁分享至:

親愛的讀者:
感謝您對於「海洋資訊雙月刊」的支持,為能更確實掌握您的需要,請您協助回答下列問題,謝謝您的合作,並祝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請問此篇文章您覺得如何?
其他建議 驗證圖碼 點擊刷新驗證碼



:::footer圖
53280位訪客